在三觀正的人身上,會有的氣質,任占一個都值得深交
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人的三觀。
所謂三觀其實有很多的答案,最常見的答案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世界觀是指我們對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看法。
人生觀則更明顯,就是一個人對人生的認知和態度。
價值觀往往受一個人的思想所決定,認知越深刻的人越容易理解這個世界,并快速的判斷出自己該如何取舍。
優秀的人總是擁有相對客觀的世界觀,他們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容易被表面蒙騙,也不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帶偏。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三觀將決定這個人的社會層次,層次越高的人三觀越正。
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人的責任感。道德質量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負責任。
當糟糕的事情來臨的時候,不逃避不推諉,就說明這個人是負責任的人。
生活中那些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一般三觀都很正。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貪婪,凡事先為自己考慮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在尚未了解人生的情況下,率先考慮自己并不應該被指責。
自私是人之本性,那所謂的高尚,只不過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被刻意訓練出來的東西。
三觀很正的人,都是被訓練過的人,那些被訓練過的痕跡,統稱為氣質,有以下幾種「氣質」的人值得深交。
做事有分寸
《孟子》有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三觀正的人做事一定守分寸。
有些事情不該做,他們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利益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分寸,三觀正的人不會被利益所吸引。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規則,違規的事情從來不做。
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但一個人遵守規則的觀念卻是無法替代的。
做人沒有必要非要棱角分明,但一定要圓中有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底線的高低就像一把標尺,衡量的是一個人的層次。
一個在不合理事物面前能夠明確拒絕的人,一定有著很高的道德標準。
從不說臟話
并非所有三觀正的人都不說臟話,但不說臟話的人多半三觀都很正,因為他們有教養,且能做到管控好自己的口舌。
面對有些不合理的事情,我們不得不承認說臟話真的很解氣。
但是它也只能解氣,卻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意義,甚至有時候臟話連篇還會給自己招來麻煩。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文化的人也會罵人,但他們罵人不帶臟字,只有低俗的人,才會滿口臟言。
幾乎每個三觀正的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他們的不滿和怨恨不會連累其他人,自然也不會辱罵對方的至親。
只有三觀不正的人才會毫無底線,一張口就傷及一大片。
富有責任心
人生在世每個人身上扛著的都有責任。有的人愿意承擔責任,有的人則熱衷于逃避責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逐漸增大,但依賴感卻慢慢減少。
有時候并不是因為一個人獨立了才不去依賴別人,而是經歷了太多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打擊之后漸漸悟透:人生終須靠自己。
責任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還是一種自覺意識。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積極的,有擔當的,值得被信任的。
富有責任心的人三觀端正,為人真誠。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損害他人的利益,更不會為了保全自己,將無辜者推出去。
樂觀不消極
在生活中你一定見過那些樂觀積極的人,他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表現的垂頭喪氣。
同時,樂觀積極的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朱子家訓》有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為一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被恩賜或被愛的,所以才能從內心深處對他人生出感激之情。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悲觀的人心中都充滿了怨恨,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待自己不公平,于是郁郁寡歡,更有甚者還會故意搞破壞。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同時他們也不會去破壞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