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奇人,被斬首後不死,再次被抓捕時,縣令驚奇:你怎麼又活了
正如現代經常有一些奇趣的事情,在古代也有讓人聽完以後感覺「不可思議」的奇葩事情,比如清稗類鈔》中就記載了一宗「死而復生」的故事,這則事件奇就奇在此人被斬首後還能復活,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流匪殺人,知縣判斬刑
《清稗類鈔》是由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徐珂所著。此人中過舉人,在民國時期還擔任過許多報刊的主編,涉及的領域廣泛,其中包括風俗、歷史、地理等90多個類目。此外他致力于探求真相,從不弄虛作假。因此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根據書中記載,在清朝順治年間,在浙江開化地區有一位馬知縣。此人剛正不阿,辦事果斷,使得當地出現了夜不閉戶的情況,因此馬知縣在當地頗有名望。
有一次,一夥外省的流匪來到開化興風作浪,許多商隊都遭到了打劫。這夥流匪的頭目姓木,此人心狠手辣,不僅打劫,而且還傷人性命,這也就引起了馬知縣的重視。
為此馬知縣佈置人馬實施抓捕,很快就將這夥流匪一網打盡。頭目木老大被馬知縣判處斬首之刑。不過由于知縣沒有行刑的權利,因此他將此事上報。
就在馬知縣等候上頭回復的時候,家鄉派人送來口信,說馬知縣的父親去世,要他回家守孝。
在古代,父母去世乃是大事,身為命官則要回家「丁憂」,時間為3年。馬知縣聽聞此事之後,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守孝去了。
馬知縣離去之後,朝廷派遣了一位新任知縣前來接替。
不久之後,新知縣接到斬首木老大的批示,為此新縣令便按照批示對木老大實施了斬首之行。在當地鬧得人心惶惶的流匪事件也就此告一段落。
3年過去,被斬之人「復活」
轉眼之間3年過去了,馬知縣「丁憂」結束。但開化已有縣令,因此馬知縣就被派往了江西鉛山擔任知縣。
不久之後,鉛山周邊突然出現一夥山匪,這夥山匪占山為王,但凡路過山匪地盤的商隊,都被會劫持。
由于隔壁縣出兵剿匪,因此這夥山匪就流竄到鉛山境內。
馬知縣聽聞之後,馬上組織了數十名捕快,隨後又在當地軍隊中借來一支軍隊,對這夥山匪進行圍捕。
然而當馬知縣將這夥山匪抓獲之後卻大吃一驚。因為山匪的頭目他認識,就是三年前被他判處斬首的木老大。于是馬知縣驚愕地說了一句:「你怎麼又活了」。
當然,木老大同樣吃驚,從浙江跑到山西,他居然再次遇到了這個冤家知縣。
馬知縣馬上上前查看,果然,木老大 「後頸刀痕宛然」。馬知縣看到此狀非常疑惑,便開始詢問木老大。
背後原因,只怪民風淳樸
原來當年木老大確實被執行了斬首之刑。當時劊子手一刀下去,他就覺得眼前一黑,隨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但到了後半夜他慢慢醒來,發現「刀適中頸骨」,也就是說,這一刀並沒有將他的頭顱砍下,僅是劈入頸骨。隨後他一邊逃走,一邊脫下囚衣將自己的脖子圍上,進行了簡單的包紮。
說到這裡,馬知縣大概明白了。他在開化當知縣的時候,當地民風淳樸,百姓富裕,因此很少發生極惡的罪行。因此當地的劊子手也都無事可做,早早地轉做他行。
但為了謹慎起見,馬知縣還是派人到開化詢問了3年前的事情。
原來當時沒有劊子手,為此新來的知縣在當地找了一位屠夫來行刑。但砍頭這件事情屠夫並未經歷過,因此屠夫非常緊張。隨著一刀下去之後,只見木老大的頸部迸出鮮血,于是就錯誤地認為木老大已死。
而新知縣也沒繼續深究,這才讓木老大僥倖存活。
真相大白之後,木老大被斬首後還能存活的謎題也就此解開。看來沒有劊子手,這也是明官的一種表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