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不讓兒女從事3種工作,工資低還沒前途,真正的高手,都敢于跳出舒適圈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想必是每個人最理想的工作狀態。

然而,現實的工作是,每個打工者兢兢業業卻步履維艱,即便每天從事著比工資多出百倍的努力,事業發展也無法如日中天。

人生只有有所選擇,才會出成績,作為父母,千萬要給到孩子最好的建議,有些工作,即便付出再多也沒有前途,越早拋棄越好。

盡量不要讓兒女從事這3種工作,工資低,還沒前途。

1、夕陽產業的工作

許多人即便很努力,但工作始終不在風口上,行業再走下坡路,也會越混越差,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選擇大于努力。

朋友曾經在房地產行業做銷售,賺得盆滿缽滿,認為只要好好努力,就能贏得人生的成功。

結果發現企業中出現很多壞兆頭,比如,工資都不能準時發放,此時,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濟于事。

同一宿舍的同學小王,畢業后想要到大城市打工,選擇到一家互聯網公司,擁有一片美好的前途。

殊不知,家里就認準了當地的國企,希望孩子畢業后,憑借努力考進國企,成為一名成功的打工者,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重工業廠子里的工作環境,雖然賺錢很多,在當地工作也很有競爭力,但是孩子怎麼也喜歡不起來,于是選擇了辭職。

周國平說:一個人有了堅持的自我,他在這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家里無論這麼阻撓,也無法讓孩子開心工作,索性也就「放棄」,讓孩子憑借自己的努力去闖蕩、去飛。

「包辦式」的安排工作,是子女成長最大的絆腳石。孩子在廠子里受罪后,開始轉向互聯網行業,現在賺得盆滿缽滿,信心十足,在朝著美好的方向前行,不斷躍遷。

2、替代性過高的工作

世界上,不怕你努力后,工作做不出成績,最怕的是,你選擇的是沒有價值的工作,還為此耗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替代性過高的工作,其實即便你耗費多少精力完成,也無法讓你真正從中收獲成長和進步,只會拖垮你自己。

年輕時,精力是最寶貴的資源,是年輕最大的優勢,如果你把精力都耗費在瑣碎的事情上,你將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

小劉是一個對工作非常用心的人,每件事都會做到天衣無縫,但是無奈他選擇的是一個基礎的行政工作。

看似好像有句雞湯說,任何平凡的事,都是從小事開始做起的。從來不做腦力勞動的他,越來越跟不上別人的思維節奏。

每次開會輪到他發言,仿佛他是外星球來的人,聽不懂大會的意思,說不出個所以然,因此越混越差。

后期,領導只會把簡單的工作交給他,這些工作投資回報率其實并不高,他變成了越干越忙的「假忙狀態」。

3、體力勞動

不是說體力勞動的價值不大,而是說站在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說,體力勞動不能帶來冪次級別的成長。

比如,你在年輕時有體力,你能搬磚上5層樓,但是當你50歲呢,并不會因為你年輕時的付出而產生更多的價值。

反而如果你是腦力勞動者,在年輕時積累的經驗,完全可以用在50歲以后,甚至在基礎上進行迭代,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純體力勞動,在任何時代都不會值錢。尤其是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和進步,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涌現,重復勞動將會變得越來越難。

因此,當我們孩子安排體力勞動類的工作時,千萬不能站在長期的視角去做,沒有任何好處。

生而為人,我們生活不是為了僅僅靠出賣體力賺錢,而是要在工作中尋求進步,尋求躍遷,尋求超越。

管理學上,有個詞叫「德尼摩定律」,指的是:凡事都應有一個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應在它該在的地方。

當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時,千萬要站在長遠的視角看待問題,萬萬不可以沉溺于當下的舒服和滿足,忽視了未來。

真正的高手,一定能夠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不斷發揮「長板理論」,跳出舒適區,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