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老油條,有5種為人處世智慧,難怪吃得開
雖說混跡職場每個人都想升職加薪,但職位就那麼多,資源也就那麼多,在此消彼長,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需求。
職場上有這麼一句話:「不出眾,就出局。」可現實是,就有那麼一類人,或許不出眾,卻能混得開,更別說讓他們出局了。
于是這類人被稱之為「職場老油條」,說得好聽點,叫做職場前輩,說得不好聽了,完全就是職場混子。
有句話說得好「存在必然合理。」這類人的存在,自然有著屬于他們的智慧,以及生存之道。
01.別看能力一般,但意見能直達高層
職場里的關系錯綜復雜,什麼老鄉派、學院派、師徒關系……可謂是琳瑯滿目,你永遠都不知道這個人與高層有著什麼樣的關系。
那些職場「老油條」最大的特點就是人際關系好,高層是師傅,中層是師兄弟,基層都是徒弟,只要他們愿意,一件小事能搞的人盡皆知,甚至可能小事都被搞成典型來處理。
混跡職場,大家是來賺錢的,不是來給自己找麻煩的,所以遇到這類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如果能拉近關系,自然不錯,但別走的太近,因為沒人家那個扎實的基礎,很可能被當做殺雞儆猴的道具。
工作關系在他們那里被弱化,更強調的是因工作關系產生的各類感情,這類人大多數在公司中「資歷」頗深,職位不高,但影響力不小。
02.別看業績平平,但私下功夫卻厲害
職場中,雖說是業績導向,但并非業績能涵蓋所有的事情。比如,你業績好,但人家跟領導關系好,遇到好事總是輪到人家頭上。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牢固是因為價值交換,而價值交換中就包含了情感交換,正所謂「真心換真情」。領導是人,不是機器,也有親疏遠近之說。
工作或許做的一般,那是藏拙,私事辦好那是拉近關系。工作做好了是分內之事,因為你拿薪水就是要把工作做好,私事辦好了是分外之事,相當于附加題,體現出他更深層次的價值。這也是許多領導強調「無邊界」工作的原因。
你看到的只是讓你看到的,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往往是冰山一角下面更多的東西。
03.看似混吃等死,實則把握關鍵環節
職場「老油條」表現出來的狀態大多數是不積極向上,給人一種混吃等死的感覺。事實上,許多人都被這種表象所蒙蔽。
真正決定你在領導、同事眼中分量的,反而是那些具有價值,但并經常出現的問題。比如,這類人明明看到了問題,但裝作不知,私下里卻做足了應對可能出現問題的方案,當問題突顯時,才是展現自己價值的最好時機。
無論大事小情,必然都有其中的關鍵點,就像一個分合同之中,關鍵點在成交價格,付款方式,以及與常規合同差異點,在關鍵環節上進行重點關注,其他的點并非不重要,只是為了更好的支撐關鍵點的基礎。
職場「老油條」總能在各種事情上,把握住關鍵點,并且在關鍵點上發力,時間和精力得到了更好的分配,自身的價值就被放大,結果就是看似混吃等死,但領導用起來就是省心。
04.懂得裝傻充愣,深知處世很有分寸
職場「老油條」在外人眼中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好像只要不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根本不會引起他們的關注。
事實上,整體與個體是有機結合的。就像整體行情好,必然影響個體的收入情況,行業都沒落了,哪怕能力再強,也難免被淘汰的風險。
職場上同樣的道理,分得清形勢,看得懂眼色,才是這類人的智慧所在。心里清楚,但嘴上不說,尤其是關于人的事情,你會發現跟這類人溝通,當時感覺很有道理,回頭仔細一想,好像什麼都沒說,根本提煉不到任何有用信息。
他們總在做領導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說領導想說但不能說的話,有時感覺很愚蠢,得罪了人,但總能讓領導心里暗爽,嘴上或許會批評,但下一步就是資源的傾斜。
05.看著做事低調,實則背景十分深厚
當然還有這麼一類人,看似不顯山露水,看似不爭不搶,實則這類人的背景深厚,領導都不敢輕易招惹。并非對這類人,而是他身后的背景。
這類人只要不惹事,領導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領導也是職場人,大家都不想給自己平添不必要的麻煩,至于同事嘛,就更是如此了,領導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作為普通員工更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了。
對于那些做事低調的人,千萬不要小瞧,因為你不知道這類人背后有著怎樣的關系。對于那些每天吆五喝六刷存在感的人,就不用過于在意了。今天認識這個人,明天又認識那個人的,好像都是他的人脈一樣。刷存在的人,大多數是那些心里沒底氣的人。
對于這類職場「老油條」,人家的心思可能并不在這里,或許外面有副業,或許這里不過就是一個增加履歷的跳板,保持良好的關系就好了。
寫在最后
行走職場,不要被那些職場「老油條」的表象所蒙蔽,只是每個人的生存之道不同而已,但相同是必定有所憑仗,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會理性的權衡利弊。別覺得心里不平衡,你有的別人不一定有,而別人所擁有的或許自己也不具備,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按照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做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