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善良,也不要幫別人5種忙,避免出力不討好
很喜歡一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遠之。」
一個人想好越混越好,就要跟對人,做對事,走對路,遇到爛人爛事,就收起自己的善良。
善良過度,就是荒廢了自己的責任田,卻種好了別人的地。可惡的是,得了好處的人,還不懂得感恩。
生活中,遇到以下五種「忙」,你再善良,也不要幫,真的是出力不討好。
01
別逞強逞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去幫助別人。
戰國時期,秦軍攻打趙國,老將廉頗指揮有度,英勇抗擊,秦軍難以取勝。
如何打敗趙軍?秦國的大臣們,心生一計——讓廉頗下臺,讓趙王的兒子趙括取而代之。
很快,趙國到處都是謠言「秦軍最怕趙括將軍」。
趙括平時喜歡吹牛,紙上談兵,似乎比任何人都高明。趙王認為,謠言是有道理的,經過一番思考,讓廉頗讓位,趙括接位。
在長平這個地方,兩軍對壘,趙括一邊讀兵書,一邊調整佈局,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導致四十多萬大軍,全部被滅。
逞強逞能的錯誤,並不少見。你不能當「趙括」,要堅持謙卑做人,要懂得量力而行。
古人雲:「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辦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應去做。你當仁不讓的勇氣,其實是「害人害己」的開始。
做生意的時候,你答應幫忙,又做不到,就失去了信用;你幫朋友做事,因為效果不佳,反而被朋友奚落,友情也弄丟了......任何善事,都要言而有信,別隨口答應,避免趕鴨子上架。
02
別助紂為虐:幫助一個人,同時傷害一個人,幫忙就是愚蠢。
有朋友在偷盜,你要是幫忙的話,那麼你就是同夥,朋友的錯誤,你要承擔一半。換個角度看,那些被盜的人,成為了受害者,他們會活得很痛苦。
兩口子鬧離婚,你幫助其中一個人說好話,還慫恿他離婚。萬一他們的婚姻失敗了,是不是傷害了家庭?他們的孩子,就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局不會太好。
在路上,遇到老人訛詐年輕人,你不明就裡,認為老人吃虧了。你的行為,會讓周圍的人,吐口水。
善良給錯了人,比拒絕幫忙更可怕。
任何事情,要清楚來龍去脈,要遵守道德法律。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因為人與人的感情、慣性思維,帶來了負面的能量。
03
別左右他人:幫助別人做決策,一失足成千古恨。
多年前,有同學問我,到底是當公務員好,還是去企業好?
同學考上了公務員,也被某大型企業看中了,留了一個中層管理的位置給他。
我想,年輕人應該闖一闖,別活得太安逸了,企業應該比較適合;但是企業不夠穩定,萬一效益不好,工資獎金都會減少,也有失業的可能。
前思後想一番,我才明白,同學的決定,我愛莫能助。我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他的人生大事。
蘇格拉底說:「想左右天下的人,必須先能左右自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遇到事情,他會有自己的主張。那些反反復復問別人「怎麼辦」的人,不夠自信,也沒有目標。你幫他一把,結局不滿意的話,都是你的錯。
最氣人的是,左右都不滿意,任何一種結果,都不被人接受。
04
別隨意借錢:借出去的錢,潑出去的水,遇到老賴,自找麻煩。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借錢裝孫子,還錢裝大爺。」
如果對方不是關係特別好,信譽非得靠譜,你不要借錢給他。借出去的是錢,帶來的不是感恩,而是煩惱。
前些年,我借了一千塊錢給同學小李,他一直沒有歸還。去年年底,他從家鄉帶來好幾箱柳丁,作為「抵債」。我哭笑不得。
為了把柳丁儘快賣掉,我只能折價處理。從此,同學情也打折了。
借錢不還的老賴,並不少,哪怕遇到一個,都很心酸。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你還是厚著臉皮,委婉地說「我很窮」,捂住口袋,多看看對方的人品,尊重借錢的原則。
05
別委曲求全:幫助不懂感恩的人,終究會寒了自己的心。
農夫與蛇的故事,讓我們認識了蛇的本性,也看到了農夫的愚昧。在嘲笑農夫的時候,更要反思自己。
可是,人際交往的時候,總有看不清人的時候。人性是有陰暗面的。
那些壞人,沒有把「壞」字寫在臉上,反而會把自己偽裝成可憐巴巴的好人。
識別恩將仇報的人,然後拒絕幫助:其一,看他有沒有得寸進尺的前科;其二,看他周圍的人,是不是善良的人;其三,觀察他做事有沒有原則,講不講規矩;其四,嘗試著拒絕一次,看他之後的表現如何。
不必因為幫忙,傷透了自己的心。恩情不在乎大小,在乎溫暖,做人要講良心。
06
結束語。
三毛說過:「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
有人向你求助的時候,他多半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並沒有非這樣不可。
你説明別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被「自己設立的道德規矩」綁架了自己。適當冷漠一些,你會減少很多麻煩。
寧願一個朋友也沒有,也不要用以上幾種「幫忙」來討好周圍的人。
古人說:「救急不求窮。」
但凡心窮之人,都不值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