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繼續留下去,就看這3點,全中的人該辭職了
一家企業的業務推行發展,除公司平臺和領導作用外,更取決于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
1 入職培訓
很多企業入職培訓,由老員工或代理培訓機構擔任。而高管親自給新員工做培訓,會增加員工歸屬感,增加領導與員工關係。
王芳英語專業畢業後,到一家英語機構做老師。初期王芳只是一名助教,由于沒有上課經驗,王芳對自己很沒信心。直到入職一個月後的新人培訓,王芳有所改變。
新人培訓分三場,首場是機構創始人劉總培訓企業文化。培訓上劉總用遊戲破冰、團隊作業解決問題,最後為當月生日員工過生日,種種細節讓王芳感動萬分。王芳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快速融入團隊。
誰做入職培訓,可以影響你是否留在這家公司。
2 日常溝通
開會是增加企業溝通的常用形式,定期召開交流會,一方面可增加各部門對業務的熟悉度,另外也能加強團隊凝聚力。
王峰在一家互聯網工作,主要負責產品完善,需和運營以及程式部門經常溝通。但由于各工作性質和時間不同,幾個部門很難湊在一起溝通。每次有工作需求,王峰都要在幾個部門間溝通。
最近,部門收到很多使用者投訴產品漏洞,王峰在向領導彙報後,開始組織各部門負責人集體開會解決產品問題。討論會上各負責人表達部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很快解決了產品危機。為此,大家統一決定定期開會溝通問題,完善產品體系。
沒有固定溝通的團隊,不值得長待。
3 企業活動
企業在逐步前進中,業務跟進之餘,要考慮給予員工福利。企業內部活動能豐富員工生活,也能激發員工鬥志。
王琳畢業後在一家創業公司做行政,滿兩年後公司拒絕了王琳的加薪申請。恰巧王琳通過朋友,找到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機會。王琳入職時已是下半年,剛好趕上部門團建活動。
剛到新公司還不適應的王琳,決定報名一起去,趁此機會和大家相互熟悉。一路上,王琳主動與大家互動,比如幫大家拿包、參加遊戲等。王琳內心暗暗感慨:大公司平臺就是好,員工福利佳,團隊氛圍好,一定要努力工作。
只談成績,沒有活動的企業,發展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