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花錢的尺度,就是生活的溫度:人在退休之后,收起你的大方,有4種錢千萬別花
01
退休了,不要把鬧鐘調到早晨六點,不要匆匆忙忙洗漱,不要火急火燎趕公交,不要看誰的臉色,不要擔心周某有人安排加班,不害怕電話忽然響起。 最重要的是,不要上班,每個月也有錢進賬。
說起退休的好處,三五幾句話表達不清楚,總而言之,就是自由自在地生活。
黑格爾說過:「人們經常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
誠然,真正的自由,是需要自律的。如果你不能理性消費,那麼你的自由權就會交到別人手里。
從某種角度來說,你的退休金,其實是你上班的時候,「摳出」的一份錢,并不是空穴來風的。這樣去思考,人老了,還要繼續「摳錢」,為余生的時光,做好鋪墊。
建議你,收起自己的大方,最好別花以下幾種錢。
02
第一,和原單位的人漸行漸遠,不再迎來送往、請客送禮。
「四川日報」里寫過一位叫莊學平的退休老師。她在學校的退休儀式上頻繁冒出金句,把大家逗樂了,也樹立的陽光退休的形象。
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會一直關注學校的發展,但應該不會再回去了,因為我有很多想要做的事。」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她考慮好了,以后要去看看山水,要回歸家庭,要去做瑜伽,去老年大學深造。
離開三尺講台,有多麼不舍,但是離開了,就無法回去了。這是「歲月」的安排。
有道是,「人走茶涼」。當我們退休之后,和原單位的關系,就慢慢疏遠了。一代新人換舊人,以后在單位上,會有很多年輕的面孔,也會有很多的人離開。
曾經,為了升職加薪、提升同事情感,常常一起聚會,紅白喜事都會到場。以后,就要選擇[性.交]往了,對于不夠友善的同事,就要及時斷交。
不要記恨任何同事,但也別討好任何同事,大家都是「群眾」,沒有職務上的區別,也沒有勾心斗角的必要。
少了禮尚往來的同事,你和職場的距離就更遠了,這不是壞事,而是「無官一身輕」的好事。
03
第二,幫助兒女要有底線,別動用防病、防災的「備用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無病無災」,但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
古人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人老了,沒有人知道,哪一天會有病痛。但是你口袋里有錢,治病的事情,就有了著落,不要兒女掏錢,不要到處借錢。
可現實告訴我們,有的兒女是很貪心的,他們總是想辦法從父母的身上,套取一些利益。尤其是有幾個兒女的家庭,大家都有一份私心,希望自己從大家庭里多得財富。
作為退休的老人,幫助兒女是應該的,但是要底線。不要因為幫助兒女,掏空了老底。防病、防災的備用金,一定要留好。
「養兒防老」,話說得沒錯,但是兒女把家里的錢都花光了,還能不能靠得住,需要「打一個問號」。做人,要有遠見,別感情用事。
04
第三,親戚朋友借錢要謹慎,要看清情況,適時拒絕。
哲學家培根說過:「家庭生活一旦以借債為基礎,就不再自由而美好了。」
不管是借錢給別人,還是向別人借錢,都不是好事。
年輕時,為了事業和家庭,不得不硬著頭皮借錢。畢竟,在生活和面子的問題上,還是生活更重要一些。
借錢本是一件好事,是親戚朋友互相成就某一件事情。但是有的親戚,并不友善,他們愿意當老賴,或者在借到錢之后,說一些難聽的話。比方說,嫌棄你借的錢太少,給予的幫助不夠及時。
如果一個人借錢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還錢的時候,遙遙無期,那就最好別借錢。因為負債的人,就像滾雪球一樣——新債舊債一起來,永遠還不起。
對于人品不好、有賴賬行為的親戚朋友, 你要拒絕。雖然拒絕之后,大家可能會斷交,但你也別心軟。畢竟,保護自己的錢袋子,是每個人的責任。
05
第四,保養身體要適度,別花錢買「長生不老」。
有這樣一首詩:「自古成仙必有緣,仙緣不到總徒然。世間多少癡心者,日對丹爐取藥煎。」
明代作家凌濛初寫了一個故事:在山東曹州,有一個叫甄廷詔的男人,家庭富有,一直都相信「長生不老」的傳說。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道士玄玄子,兩人談得很投緣。
玄玄子說:「我煉了一種丹丸,吃了之后,可以讓自己的陽氣更足,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一來二去,甄廷詔花了不少錢,還傷害了身體。
古人對長壽的追求,和如今的退休老人,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畢竟,生活條件好了,衣食無憂,還有很多的樂趣,誰都希望多活幾歲。
現實告訴我們,沒人可以活萬年。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無法打破。如果想要好好活,就要少折騰,不要花錢買罪受。
有句養生格言說得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長壽。」
可以讓一個人變得長壽的,是他的精神傳承下去了,他的道德素質被大家認可了。缺德的老人,遺臭萬年,活得久,還是煩惱。
要學會養生,花養生的錢,但是不要指望長生不老,過度去消耗身體,折磨時光。
06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錢之外,還要摳住日常開支,不要過奢靡的生活;發展愛好,要適可而止,不要做大量的投資;對于投資創業的事情,不要太熱衷,要考慮失敗的后果;建房的事情,盡量交給兒女,老人有地方住就可以了......
有道是,處處省錢皆學問,合理花錢即文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在職場,工作要規范;回歸家庭,生活要規矩。
一個人真正的大方,就是大大方方幫助落魄的人、拒絕無理的要求、堅持自律的自由。
人老了,把控花錢的尺度,就是生活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