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會有一方突然不愛了?3個原因
相愛,是一種運氣。
當我們發現自己喜歡的人,剛好也喜歡自己,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分手卻是一個人的事情。
決定交往,需要兩個人共同的意愿。
而分手,往往只需要一方擁有了退出的決心。
相愛時,彼此都會認為這段感情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
和平分手,也是一段感情一個友好的句點。
可是,步調一致,對于大部分的親密關系來說,是一個小機率事件。
在大多數的關系里,往往是由一個人決定喊停的。
激情持續時間的不同
一開始我覺得他哪都好,可是慢慢的我才發現,他有很多我無法容忍的缺點。
激情,是互相吸引的一種表現,往往也是一段感情的開端。
心動的感覺,通常伴隨著性吸引、愉悅感、緊張感甚至是恐懼感。
對于不同性別以及不同性格的人來說,心動的表現與持續時間往往會有所不同。
對于男生來說,心動會伴隨著更強的性吸引,而對于女生來說,可能會更加在意的是對方的能力以及能夠帶給自己的安全感。
對于安全性依戀的人來說,吸引往往伴隨著一種愉悅感,而對于焦慮型依戀的人來說,吸引更有可能帶來的是一種恐懼感。
因此,對于不同的人來說,與不同的人建立親密關系時,激情能夠持續的時間往往不同。
而 每個人的情感需求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會更加渴求一段浪漫刺激的感情,而有的人,則更希望能夠在感情里尋求到一份安穩。
激情,往往是進入到親密關系后,情侶間會面臨到的第一個分歧。
信任感的喪失
我不相信我和他會有將來了。
一段好的感情,往往會成為彼此的盟友。
信任感,在一段關系中,是一種能夠超越吸引的存在。
吸引,往往是一種直覺,可是信任感,卻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
信任感在親密關系中,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能力 忠誠度 個人品格
隨著關系的深入,雙方往往在職能上會形成一種較為穩定的分工模式。
而對彼此的職能評價,是信任感的一種重要評分標準。
在 這段關系里,你是否扮演好了你需要扮演的角色,這是一段感情里,雙方很有可能會產生的第二個分歧。
投入與付出的不同
他當然可以說走就走,但我已經付出了那麼多。
在一段感情中,付出的少的那個人,通常是比較容易脫身的那個。
在感情里,「沉沒成本」往往會成為我們不愿意離開一段已經破裂的關系的一個原因。
付出的越多,我們就會更難從一段關系中抽離。
我們舍不得的,通常不是對方,而是我們已經付出的那些成本。
可能我們都不愿意去算感情的賬,但事實上,在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一本「情感賬簿」。
一個在感情中「盈利」的人,結束一段關系通常不會有過多的負面感受;
而一個在感情中處于「虧損」狀態的人,往往會更加不愿意結束一段關系,而是希望繼續的在這段感情中進行投資。
我們內心都期望在感情里能夠收支平衡,只是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內心的心理價值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沒有人會愿意讓自己的付出「沉沒」,只是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回報是什麼。
當一個人的付出,還沒見到回報就被終止了,那麼就會陷入到一種「認知失調」的狀態之中,從而拒絕去結束一段關系。
感情,是兩個人攜手行走的一段旅程。
即使走過的是同樣的一段路,可是我們也會收獲不同的風景。
每一段感情都會必然面臨一些分岔路口。
而在每一個路口,我們都在思考,對方是否是那一個陪伴自己走下一段的路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