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為什麼都要穿裙子?原來並不是「愛美」這麼簡單
話說,現代很多女孩都喜歡穿裙子。穿上裙子以後,女孩子們的身材顯得更加高挑,整個人也特別青春靚麗,但裙子並不是女生必須穿的,反而穿褲子的時候會比穿裙子的時候還要多。不過在古代,女子也經常穿裙子,但她們穿裙子並不是因為喜歡穿,反而即便不喜歡也必須穿,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有這樣的描寫:「女媧團土造人,燧人取火,倉頡創字,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在中國文化中,漢服是繞不開的話題,滿清入關以後,剃髮易服,讓漢服再無往日雄風,現在搞的很多人把那些滿族服裝改裝的旗袍、馬褂當成了「唐裝」。
說到中國傳統衣裳漢服,咱們就來看一看為什麼古代女子都要穿裙子呢?裙子是禁不起大風大浪的,在相對保守的古代,一陣大風襲來,萬一撩起了豈不是太尷尬?另外古代女子穿裙子還有很多的講究,有的顏色還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
明朝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寫道:「婦人之異于男子,全在下體。男子生而願為之有室,其所以為室者,只有幾希之間,掩藏秘器,愛護家珍,全在羅裙幾幅。」
所以,在封建保守的古代,女人穿裙子並不是出于好看,美麗,而是一種禮數。無論是年長或是年輕女子,只要是已婚人士,都必須穿著裙子,就算在自家也要這樣的穿著。倘若家裡來客戶,你沒有穿裙子,那是對客人極其不尊重的做法,還會遭人恥笑,甚至說閒話。
另外就是裙子的顏色也有講究,女人是不能隨便穿紅裙子的,只有夫婦成雙的才能穿,要是寡婦的話,一輩子都不能穿紅裙,否則後果不敢設想。
古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穿裙子也有講究,只有正室才可以穿紅裙子,其他的妾即使兒子成就再高,這輩子也很註定與紅裙子無緣了。
一條簡簡單單的裙子,在古代竟有這麼多的講究,這也是封建文化的一種思想禁錮,很慶倖現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為開放。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