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明智的領導,在選人方面有3條「重要準則」,難怪能帶出高效團隊

一個公司,一個團隊,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領導呢?

有些公司強調德才兼備,有些公司則強調實現目標的能力,還有一些公司強調的是管理技能和帶動培養能力。

可以說,不同公司,基于不同需求,基于不同認知,在對其所需要的各級領/導的選擇中,都有不同標準。

不過,標準雖多,總有一些屬于關鍵的標準。在選擇領導人方面,哪些標準才是關鍵的標準呢?

我認為有三條是最重要的。

第一條是能力的匹配度

能力問題,是選擇領導人的關鍵要素之一。這恐怕是每個公司、每個團隊都會高度重視的一點。

一個人的能力是不是匹配,是不是適合特定公司特定時期的使用?這一點至為關鍵。如果能力不匹配,那鐵定領導不好。

而所謂領導人的能力,通常指的是其專業技能、判斷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以及與管理、培訓、帶動、提升下屬相關的各類技能,以及相應的適應能力。適應具體工作的能力,當然也屬于領導的能力范疇。

不同公司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遇到的問題不同,不同團隊在不同的發展狀態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樣不同,這就對領導所具備的能力提出了不同要求。

所以我們能看到,有些人在另一個公司做得很出色,換了公司之後,同樣的領導崗位,做得則未必出色。

第二條則是個人對公司、對特定崗位工作的忠誠度

一個人做了領導,是不是忠于職責,是不是忠于公司,是不是恪盡職守,這個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如果身為領導,卻身在曹營心在漢,那管理工作是做不好的。

如果身為領導,卻因為一心多用,同時經營或兼營別的很多專案,那領導工作肯定也是做不好的。

對公司忠誠、對團隊忠誠的領導,總會表現出珍惜工作,為工作竭盡所能、殫精竭慮的特點。他們不畏艱險,不怕挑戰,無懼各種打壓或挫折,無懼各類磨難和苦頭,因為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測試出一個人對于公司或團隊的忠誠度。

如果稍微受一點委屈就不幹了,如果稍微受一點磨難就覺得意興闌珊了,如果別的單位開出了優厚條件馬上就想著走人了,這樣的領導就談不上忠誠度。

當然,身為領導對于公司的忠誠度,一定是和公司對于他的重視程度成正比的。如果公司壓根就不在乎他,甚至還想方設法排擠他,那對于公司的忠誠就會顯得有點滑稽了。

第三條則是能不能很好地團結並帶領好大家

有的領導能力很強,但是恃才傲物,看著那些能力平庸的下屬就覺得不順眼,這樣的領導是很難團結大家的;有的領導對自己要求很高,非常自律,他就把對自我的自律強加于下屬,這樣的領導也不見得能團結好大家。

有的領導表面講團結,但是背後卻是自己總要比下屬更優先,自己總要獲得各類優待,而下屬則好像真的比他低一個等級一樣,這樣的領導,當然也很難團結好大家。

有的領導喜歡看到下屬相互爭鬥,甚至還引導大家彼此之間鉤心鬥角,而他則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架勢,這樣的領導也是無法團結大家的。

還有的領導在能力上確實具有超強水準,但是一看到自己正確的意見被抵制被抹殺就萬分惱火,心生他意,這樣的領導恐怕也很難團結好大家。

所以,我們看似「團結」很簡單,真正要落實起來的時候,才會發現這項素養特別考驗領導的心胸、氣度、格局和同理心。

身為領導,能和員工同呼吸共命運,能和員工同甘共苦,能站在員工視角、公司發展視角和團隊發展視角看待問題,才能真正明白團結的意義和價值。

在任何公司,凝聚力強、向心力強的團隊,無疑都是非常團結的。這種團結,首要的力量,通常是取決于領導是怎麼樣的。在那些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公司中尤其如此。

要想成為出色的領導者,上述三項素質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少不了,忠誠少不了,團結大家的能力更少不了。

有些領導在順境時的表現還不錯,善于團結大家,善于帶動大家,善于和大家進行溝通。但是遭遇到逆境時,就變得一意孤行,而且私心雜念和個人本性表露無遺。

所以,具體到不同崗位的不同領導,究竟是不是稱職的,是不是合格的,是不是優秀的,我們就要看在面臨各種不同情況下的個人表現究竟怎麼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