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再好,也別請這三種人來家裡做客,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禮記》中寫道: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人際交往中,總免不了請客吃飯來表達人情。很多在工作場合解決不了的問題,往往一起吃個飯,幾杯酒下肚,就能迎刃而解了。

早些年,誰能在高檔飯店請客吃飯,誰就最有面子;而如今,請人到自己家裡做客,才被認為是「最高禮遇」。

不管是發出邀請的人,還是被邀請的人,都會用足夠的熱情,來表達自己的心意,為對方留下美好的記憶。

然而,人心再好,也別請這幾種人來家裡做客,非但不能拉近感情,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01

瞧不起自己的領導和同事。

堂哥從部隊退役之後,沒有分配工作。他回到村裡,幾經折騰,才當上了村民小組長。從此,每天早出晚歸,管著些東家長西家短的瑣事,以及應付上級的種種檢查和考核。

為了能夠拉近與鄉鎮幹部的關係,每到過年的時候,堂哥就要在家裡搞兩桌豐盛的菜肴,邀請他們來家裡聚餐。

為了表達誠意,每次請客,堂哥都會讓辦流動餐館的表兄來掌勺,菜品採用村裡人做喜事時才會用到的「十碗葷」。顧名思義,就是一桌子十個葷菜,不重樣。

而酒水、飲料、水果,也都盡可能選好的買,還要給每人發一包價值幾十元的香煙,一頓飯吃下來,好幾千元就不見了蹤影。

看著他們吃得熱鬧,作為親戚和鄰居的我們,卻並不覺得,這會給堂哥帶來什麼「附加值」。因為,想要成為鄉鎮幹部,還是得參加考試;想要承包一點工程,沒有相應的資質和施工隊,也根本輪不上。

說到底,對于這樣一個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靠山的村民小組長,鎮裡的領導和幹部多半是「逢場作戲」,並沒有打心底裡瞧得起,也沒有能力幫助他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這種請客吃飯,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吆喝」,花錢賺「名聲」,但這樣的虛名只會讓人愈發為其所困,想要掙脫出來,就更難了,簡直就是「作繭自縛」。

02

尖酸刻薄的親戚。

人們常常用「刀子嘴、豆腐心」來形容那些口直心快的人,他們雖然潑辣,說話不留情面,但至少沒有壞心眼。

其實,人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會懂得,給他人留足面子,看破不說破才是對他人最好的尊重。

二姨的女兒遠嫁上海,對方家裡開了個護膚品公司,可謂家大業大。為了表示對娘家人的看重,二姨受女兒女婿和親家的委託,邀請了十幾個親戚去上海走親戚。

從老家到上海,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親戚都未曾出過遠門,還沒到上海,就抱怨不已。等到入住酒店,開始吃飯,不少人又開始對不合口味的飯菜開始吐槽。

而對于逛商場、遊外灘等活動,親戚們更是絲毫不留情面,覺得這是讓他們這些鄉下人出醜,因為不知道怎麼按電梯,也不知道如何在偌大的商場裡如何討價還價。

最後,二姨的女兒和女婿,給每個人都封了個大紅包,才讓大家無話可說。

作為娘家人,親戚們的「小家子氣」和尖酸刻薄的挑剔,並沒有給出嫁的女兒帶去溫暖,反而讓她在婆家「難做人」,讓二姨感到很難過。

回來之後,二姨說,再也不會帶著親戚們去「見世面」了。一番好心好意,卻被當成了炫耀、顯擺,這根本就不是她的初衷。

人性中的一個弱點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而當這種嫉妒來自于最親近的人時,那份痛楚就格外清晰。

03

好吃懶做的人。

好吃懶做的人,多半如同老話所說:「爛泥糊不上牆」。不管親戚朋友如何幫襯,他們總是處在一種「準備」狀態,遲遲沒有行動,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管做什麼,都半途而廢了。

由于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常常不請自來。要麼找藉口商量個事,要麼來借個東西,就乾脆厚著臉皮等著留下來吃飯。

對于這樣的人,真是讓人又氣又恨,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是至親的親人,又沒有外人在場,就要敢于撕破臉,該說的話,不要藏著掖著;該較真的,更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

有時候,抱著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一再勸諫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才會讓自己沉重的心理負擔得到些微減輕,才會覺得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從而不離遺憾。

04

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交往也更講求簡便、快捷。

當彼此都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不需要刻意去維護,關係也會很親密,當相互的利用價值不匹配時,關係也就漸漸疏遠了。

經過歲月的淘汰,那些還能不離不棄的人,才是這一生,我們應當請進生命裡的人。

也許,這些人,才是值得我們請回家裡做客的「貴人」,才配擁有那份坦誠和熱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