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遇到挫折時 ,不要衝動離職,更不要去創業
一、在職場, 不要怕別人的非議,因為那說明你還是個人物
有人非議你,說明在別人心裡還有分量。
不要怕競爭對手,因為你還有實力跟別人抗衡。不要懼怕競爭,因為每次競爭都在鞭策你不斷前進。
人生在世,一定要擁有積極樂觀的智慧。
凡事都要從不利中尋求對你有利的事。
我們無法掌握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打好手中的牌。
如果你選擇自暴自棄,選擇隨波逐流,就不要怨恨命運的不公。
如果你選擇積極努力,選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選擇坦然面對一切困難,人生不過大器晚成。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到的能有幾何?
大家都說:人位卑言輕,就不要輕易勸說他人。
確實,沒有人喜歡被講道理。
有時間聽別人講道理,還不如刷會抖音。
如果你也這樣,那你的人生也就那樣了。
人活著,還是得為自己留點存在感。
曾仕強說過:人生是要注重過程,可是大多數人都是選擇注重結果。
其實人的結果很簡單,一無所有的來,一無所有的走。
所以,注重過程,享受過程,打拼過程,珍惜過程,這些才是更重要的。
在這些過程中,你學會了成長,成家立業,養兒育女,贍養老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
我們都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會生氣到收斂脾氣,從情緒失控到包容他人,從享受生活到承擔一切辛酸苦辣。
不管如何,用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用正直善良的心去和世界和解,這樣的過程才是正確的。
二、在職場,人到一定年紀,才真正會發現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本身出問題了。
我們修養不夠,修行不夠,心態就浮躁,就會比較偏激。
看看那些心胸寬闊、格局夠大的人,其實都是他們修養比較到位。
這些人很少發怒,面對各種事情,不會情緒失控,給人非常穩重的感覺。
這些人給人非常好接觸,非常容易交往,非常平易近人的感受。
其實這些都是他們在包容你,在降維遷就你。
修養不夠,做事就容易衝動,就會毛躁。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是如此。
但是經過幾次生死磨難之後,他開始靜心讀書,開始提升自己的修養。
假如你現在心情浮躁,工作不順心,建議你好好吸收曾國藩的智慧:
1、克己之學,反省自已。
2、剛柔並濟:「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大柔則靡,太剛則折。「
3、三實: 不說大話: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4、三忌: 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貳。
5、三薄: 幸災樂禍,一蒲德也;逆命億數,二蒲德也;臆斷皂白,三蒲德也。
6、三知: 知命,知禮,知言。
7、三樂: 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想息,三樂也。
8、三寡: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以上8條智慧,建議你好好踐行。
修養,不是一天就能提升的,而要細水長流,不斷修行。
在職場,為人處世要穩重,不要太情緒化,而要讓上司感受到你可以委以重任。
讓上司有安全感,上司才可能栽培你。
三、在職場,遇到挫折時 ,不要衝動離職,更不要去創業
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明白你是不是那塊料。
想創業,就能成功嗎?
創業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又不放棄,真的對嗎?
如果你有資本為自己的失敗買單,那沒問題。
可是有多少人失敗之後,都是不斷啃老,讓父母的養老錢打了水漂?
更關鍵的是這樣之後,父母對你的未來很擔憂,導致他們吃不好睡不好,反而搞壞了身體的健康。
我周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實例。
說實話,我是真的很難受。
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真的得量力而行,得懂得把握分寸。
失敗多次之後,就得考慮這條賽道是不是適合自己。
如果方向都錯了,努力有用嗎?只會讓你越陷越深,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如果你果斷點,就應該及時止損,及時去腳踏實地,去做那些你能做的事,不要再好高騖遠了。
誰都想建功立業,可是又有多少人具備那個天賦跟實力呢?
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才是最佳選擇。
讓父母少操心,讓父母安度晚年,有時候比追求事業更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