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學生「犯花癡」,教材中的帥哥們都被「醜化」,看了對比圖才知道被騙了這麼多年
話說,上學時候,我們整天接觸大量的文字和公式,感覺非常的枯燥。所以每當有新的教學書發下來後,我們也經常會趕緊從頭翻到尾,看看教材中的各種插畫。而人物配圖則更被我們津津樂道。
教科書上的配圖大多是在某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的歷史人物,學生看到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就認為真人一直長這個樣子。但實際上, 不少名人年輕時真的很帥氣,絲毫不輸當今的「明星」,只是教材編者為了防止學生們犯花癡,特意用的這些比較「醜」的照片。
學生都知道愛因斯坦吧,著名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創立了相對論,可以說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新時代,構建了物理學大廈。學生們對這個人物可謂耳熟能詳。
由于平時在教科書上看到的都是他「放蕩不羈」吐舌頭的照片,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就是一個可愛但不修邊幅的老頭。但實際上,愛因斯坦年輕時正經是一個大帥哥,端正的五官,高挺的鼻樑,靠深邃的眼神就能把人深深吸引住。
再看我國的工程專家王德民院士,他主要研究油氣田開發,教科書上搭配的是王德民院士中年以後的照片。雖然略顯老態,但是依舊難掩帥氣,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混血血統。而當學生看到院士年輕時的照片,不禁感歎,怎麼會有取得這麼高成就還能長這麼好看的美男子?秒殺小鮮肉啊!
不少學生眼裡的政治家邱吉爾是一個大腹便便,眼神犀利的中年男人。教材上的他正襟危坐,眉頭緊皺,一副思索的模樣。即使他是「雅爾達會議」3巨頭之一,學生也很難把他和美貌聯繫到一起。
通過對比圖能看出,邱吉爾年輕時像位富貴公子,說是「神顏」也不為過。白淨而俊美,身上又有一種軍人的氣質,柔和剛完美融合。要是放到現在,相信會迷倒一大批少女。
有許多學生困惑不解,明明這些歷史名人顏值都這麼高,為什麼教科書上不放好看的照片?其實,這才體現了教材編者的良苦用心。而且因為名人顏值實在太高,學生可能「犯花癡」,編者挑照片也是很拼,要花費不少時間。
除了防止學生們犯花癡外,選用老年照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多名人也是大器晚成,並非年少成名。通常情況下,名人的插圖是放在某個成就或者是某個重大事件旁邊。而在這個時間節點,名人確實是在那個年齡段或者處于那個狀態。
不過,教材編者的做法其實也是很對的,配圖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記憶知識,而並非使其產生仰慕之情,否則很可能就會讓心智不成熟的學生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