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發生「空難」時,為何航空公司寧可巨額賠償,也不讓乘客跳傘呢?原因超乎常人想象
話說,我們都知道有一種東西可以實現人從高空中落下後平安無事,那就是降落傘。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每出現航空事故時,我們都看不到降落傘的身影。後來才知道,其實航班是不會給乘客配備降落傘的。這就讓人很奇怪了,雖然航空事故的發生率非常非常低,但是有一個保障措施總比沒有好吧?為什麼航空公司不給乘客準備降落傘呢?難道是因為成本太高嗎?
航空公司寧可賠償幾十億,也不讓乘客跳傘求生,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跳傘需要準備時間。飛機失事一般是突發性事件,在此過程中飛機急劇下降或顛簸,乘客往往 沒時間打開降落傘,即使有時間打開降落傘,也不知道怎麼打開。現學恐怕也不太現實,所以航空明公司是不會準備降落傘的。
第二,跳傘高度不對。飛機往往在1萬米的平流層飛行,在這個高度進行跳傘,存活幾率幾乎為零。因為 這裡氧氣稀薄,氣溫極低。試想你處于海拔8000多米的喜瑪拉雅山上,你覺得自己不會頭暈眼花。呼吸困難嗎?一般來說,跳傘適合的高度是800米-1000米。
第三,乘客沒有經過跳傘訓練。跳傘並不容易,一次成功的跳傘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並且對跳傘者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機艙外空氣阻力大, 打開艙門的那一刻就像撞上了一堵牆,貿然跳下去後,很可能直接被捲入發動機。大多數乘客對此一無所知,貿然跳傘相當于是自尋死路了。
第四,高空中容易撞擊物體。即使成功打開降落傘降落,在一萬米高空中落下來,乘客會被下降過程中的烈風刮到臉部變形,並在此過程中可能撞擊到飛機、鳥群以及其它障礙物,往往來不及落到地面,人就已經跟這個世界說再見了。就算你是鐵人,在跳傘之前,你也不知道自己將會落到哪裡,若是落到深山老林或大海中,也沒有存活的可能。
最後,飛機在遇到事故時,機組人員也無法斷定這架飛機能否安全度過危險,所以更不可能讓乘客去跳傘,因為跳傘的危害性還是很大的,萬一飛機沒事,這傘豈不是白跳了嗎?所以航空公司寧可賠償幾十億,也不配備降落傘。這並不是航空公司冷漠無情,也不是為了節約成本不給民航飛機配備降落傘,恰恰是避免在緊急關頭,乘客們做出不理智的跳傘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