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友因為一道「國小數學題」吵翻了,支援錯誤答案者有近一半,網友:難道他們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話說,
前幾天,推特上一位名叫Emma Jenner的美國女網友po出了一道數學運算問題,
50 + 50 - 25 x 0 + 2 + 2 = ??
所以,這道在我們看來平平無奇的加減乘法運算題到底有什麼魔力點燃了推特呢?
因為,為了證明答案究竟是4還是104,國外網友已經快打起來了…
運用我們的口算心算能力,我等吃瓜群眾可能在10秒鐘內就得出一個已經又驗算了一遍的篤定答案, 「104 啊,不然捏?」
而大家的內心應該也都是:得到4的答案的人咋算出來的…
但在美國網友的世界裡,他們可能會用同樣的口吻回一個 「答案是4啊,其他答案怎麼算出來的??」
在這個數學問題po的問答區,深深堅信「4」是終極答案的人群動輒數百人,
粗略累加一下各個站「4」答案的帖子後估計小一萬人是有的…
那「4」這個答案是怎麼得到的呢?
一位高贊網友十分耐心地給大家輔導了一下這個神秘作業,「別再瞪著這個等式了!垂直寫下每一行進行運算你就知道了:
還有一些表示很簡單的人,他們毫不費力地就算出了「4」這個答案。
「太簡單了吧這個算術,你看到的那個乘以零就可以把前面一坨不看了,直接得出0的初步答案,然後你再算加兩次2,結果就是4 。」
不得不說,「4派」網友這些自信擔當振振有詞的語氣,還真有把我們這些正確答案持有人搞到自我懷疑的潛力。
直到有解惑答疑的外國網友站出來了, 「這取決於你運算的次序了,如果你嚴格按照順序計算的話我認為答案應該是4」。
「叮~」這位大哥好像給出了兩派爭執的問題所在。
但是!什麼時候運算次序是可以按照作業完成者的心意自由選擇的了?!如果是這樣,小學生豈不是個個都能在數學上取得100分了?!
果然,「104派」的網友就忍無可忍開始給「4派」人士進行小學課堂再現了。
「我滴天啊,數學運算是有一套法則的,乘法優先,答案是104,別再亂輔導了…」
「求求你們長點腦子,數學運算是有一套法則的。比如你想要得到三個人年齡的總和,其中一個孩子10歲,另外兩個孩子13歲,他們的年齡和難道是 10 + 13 x 2 = 46歲嗎?你們應該先求得兩個同歲孩子年齡的總和啊!」
但正確「104派」網友的熱心糾正並沒有引起「4派」網友的恍然大悟,反而開始引起了他們對運演算法則的靈魂挑戰,
「這個問題可難了,如果你按傳統來做,先做乘法,最終你會得到104,不過呢,如果你完全按照線性順序去計算,每一步按照順序得到一個小答案,最終你就會得到4這個答案了。」
「新數學告訴我們可以並不先做乘法,運算次序的真諦是按次序先後運算。」
但這一次,連計算器都比人腦好用了。
而在這個信念之下,除了4和104之外的第三種、第四種答案也紛紛跑出來了,不少人得到了96這個答案,
「我得到了96」
具體產生技術是讓零「跳水消失」大法:零走了,畢竟它也代表虛無,只留下了前方的減號作為給下一個數字的遺產…
還有不少人得出了「79」這個小眾答案,
「75乘以零還是可以得到75啊,所以最終答案是79!」
「75 x 0 = 75」,還有網友乾脆對零這個數字的意義發起了靈魂挑戰…
「為什麼任何乘以零的東西都會為零?我有 4 個玉米穗,我腦子抽了決定將其乘以0,這樣就能消滅它們?我的玉米去哪兒了???」
看起來似乎在現實生活應用起來有一定道理,但放到這個算式裡面,一切就只剩詭異…
但看到「4派」網友在平行世界做出的數學運算,老師們更加感到了崩潰,「我感到深深的憂傷。作為一名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我給很多11歲孩子教授數學,看到這些成年人在這裡激烈地爭論這個問題我心都碎了。答案是104。」
這題引出了不少正確答案網友既鄙視又無奈心痛悲哀的心境,畢竟,這幾千名成年網友真的在公開大言不慚宣揚鼓吹錯誤答案,還胡亂鼓勵大家忘記運算次序隨心所欲計算。
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美國網友得出4的答案還那麼自信呢?
「這個案例可以告訴大家,上世紀80年代,A&W速食公司想要用一個和麥當勞的1/4磅漢堡專案做顧客競爭,他們決定用比麥當勞1/4磅漢堡更低的價格出售自家1/3磅的漢堡,量大價低,吸引顧客。這個項目最後失敗了,因為大部分顧客認為1/4磅的漢堡明明更大…」
就真如一些網友所說:外國人的數學不會是體育老師教的吧...